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定位精准,上报即时
今天江苏宇拓电力科技来跟大家聊一聊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YT/XJ-001:定位精准,上报即时。
在配电网运维中,单T接、多T接线路及架空电缆混架的复杂拓扑结构,常导致故障定位陷入“逐杆排查、耗时费力”的困境。传统保护测距技术在高阻接地故障中误差达公里级,故障指示器仅能实现区间定位,而人工巡线平均耗时超3小时。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YT/XJ-001通过“监测终端-数据中心-客户端”三层架构,以“微米级感知、秒级响应”的性能,实现故障定位从“模糊区间”到“米级坐标”的突破,上报效率从“人工传递”升级为“自动推送”,重新定义了配网故障处置标准。

装置架构:构建“感知-分析-决策”闭环体系
该装置由现场监测终端、数据中心、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形成全链路故障处置机制。监测终端部署于线路杆塔,实时采集行波电流、工频电流及电压波形数据,支持1~500A行波电流测量与0~600A故障电流监测;数据中心通过北斗/GPS授时同步(微秒级精度)与小波变换算法提取行波特征量,综合分析后输出定位结果;客户端则以短信告警或WEB平台形式推送故障信息,实现“数据采集-分析诊断-结果上报”的全自动流程。
装置采用一体化工业结构设计,集成采集、通信、电源模块,无需汇集单元,支持带电安装与停电安装两种方式。在变电站馈线出口1#-2#杆塔处安装3台终端,即可实现接地选线功能,无需站内改造,适配6kV-20kV配网架空线路的各类绝缘导线与裸导线。
核心能力:以“精准”与“即时”破解运维痛点
1. 故障精确定位:从“公里级误差”到“米级坐标”
装置采用分布式行波测量技术,通过相邻终端的行波到达时间差计算故障位置,定位精度控制在±90米以内,故障区间定位可靠性达99%。在20公里长的多T接线路中,终端可在10秒内输出“距A杆塔235米”的精确坐标,将巡线范围从整条线路缩小至200米区间。针对高阻接地(过渡电阻超1000欧)、雷击等复杂故障,装置通过行波极性法与暂态零序比较算法,辨识准确率超90%,某试点区域应用后单次故障处置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30分钟。
2. 绝缘隐患监测:捕捉“故障前的放电信号”
借助大数据自学习算法,装置能辨识树障、鸟害等引发的瞬时性接地故障(放电时间短至10毫秒),通过分析放电波形特征定位隐患点,监测准确率达99%。当线路出现5次以上同类瞬时放电时,系统自动标记“距B杆塔180米处存在树障放电隐患”,指导运维人员提前清障。截至2023年底,该功能已累计预警335处缺陷,现场验证准确率91.3%,有效避免多起永久性故障。

3. 接地选线:终结“拉路试停”模式
在变电站每条馈线出口安装终端后,装置通过对比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与行波极性,实现接地故障线路精准选线,选线准确率超98%。传统人工拉路试停易导致非故障线路短时停电,而该装置可在2分钟内锁定故障线路,某110kV变电站应用后,年均减少非计划停电12小时/站,选线效率提升90%。
技术优势:适配复杂场景的工程化突破
装置采用主线支线区分算法,解决了多T接线路中“误判支线故障为干线”的行业难题,无效巡线率下降90%。在宁夏沿海台风区,设备经受15级阵风考验,雷击故障辨识准确率仍保持90%以上;在盐池县57.956千米长线路中,即使无法使用无人机巡检,仍能通过分布式终端实现故障定位误差85米内。其一体化结构设计减少了安装点数量,单条线路部署时间缩短50%,且支持带电安装,避免停电对用户供电的影响。
应用实效:数据印证“精准”与“即时”价值
截至2023年12月,该装置已在全国多省份应用,累计完成3027次故障定位,巡线反馈准确率92.7%;监测缺陷预警335次,现场验证准确306次。在宁夏23条高跳线路改造中,装置成功处置112次故障(含45次接地故障、67次短路故障),综合准确率90.24%,故障平均修复时间从167分钟降至29分钟,年减少电量损失超40万千瓦时。
从技术原理到工程实践,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YT/XJ-001以“±90米定位精度”与“10秒即时上报”的核心性能,将配网故障处置从“被动响应”推向“主动防控”,成为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支撑。
https://www.jiangsuyutuo.com/industry_news.html
最新资讯Information
推荐产品RECOMMENDATION
推荐案例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