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宇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为电网及工业电气用户提供"量身打造"的产品及服务,提升运行及管理效率,引领行业发展。

  •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 15365095586

行业新闻

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如何分布跨江地区

时间:2025-11-14 10:36    浏览量:4

今天江苏宇拓电力科技来跟大家聊一聊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YT/XB-SD如何分布跨江地区。

跨江输电线路作为连接江河两岸电网的关键通道,其故障定位长期面临“环境复杂、跨度大、信号衰减”三重挑战:江面开阔地带易受强风、雷击影响,故障发生率较内陆线路高30%;跨江段多采用“架空线+两岸电缆”混合结构,传统变电站行波测距受信号畸变影响,定位误差常超2公里;加之线路跨管理区域,故障处置需多部门协同,进一步延长响应时间。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YT/XB-SD通过针对性的分布策略与技术适配,构建起覆盖跨江线路全场景的监测网络,实现故障定位从“模糊区间”到“精准坐标”的跨越。

ScreenShot_2025-11-14_103151_283.png

跨江地区的分布策略:基于环境特征的精准配置

1. 线路分段:按拓扑结构“分区布点”

跨江线路通常由“陆上架空段-跨江架空段-对岸电缆段”三段组成,装置分布需结合不同区段特性设计:

  • 跨江架空段:因江面无杆塔支撑,线路跨度可达1-5公里,监测终端需部署于两岸起始杆塔(如江北1号塔与江南20号塔),形成“两岸对测”模式。终端间距按20公里标准配置,若跨江段长度不足20公里,仍需在两岸各设1个监测点,确保行波信号在江面传播过程中无监测盲区。

  • 电缆过渡段:在江两岸的电缆终端杆塔处加装监测终端,捕捉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的行波折反射信号。例如某220kV跨江线路中,江北电缆段长3公里,终端分别安装于电缆起始杆塔(江北1号塔)与架空线起始杆塔(江北5号塔),实现电缆区段故障的精准隔离。

  • 跨管理区域交界:若跨江线路涉及多属地管理,在行政区域交界处额外增设1组终端,如A市与B市交界的江南10号塔,确保故障定位结果归属清晰,避免跨区协同延误。

2. 故障高发区强化:按环境风险“加密部署”

跨江线路的江面段与两岸山区段为故障高发区,需按“20公里间隔+重点区域强化”原则配置:

  • 雷击密集区:江面开阔地带落雷密度达平原地区2倍,终端部署间隔缩短至15公里,如某500kV跨江线路在江心岛附近增设监测点,实时捕捉绕击/反击雷电流波形,配合行波极性法辨识雷击类型,辨识准确率≥90%。

  • 强风走廊:台风区跨江线路终端采用“双塔冗余配置”,即在同一杆塔安装2台终端,通过APN电力专网双通道传输数据,避免单终端因风振损坏导致信号中断,保障故障信号上传时间<150秒的设计指标。

ScreenShot_2025-11-14_091717_733.png

终端部署的技术适配:应对跨江环境的特殊需求

1. 硬件防护:适应恶劣自然条件

监测终端采用一体化工业设计,IP67防护等级可抵御江面高湿度、盐雾腐蚀;电源模块融合“导线耦合取电+太阳能储能”技术,在跨江段负荷电流波动(100A-500A)时仍能稳定供电,连续阴雨天续航≥72小时。某跨长江线路案例中,终端在12级台风“利奇马”冲击下,仍保持行波信号采集连续性,故障定位精度稳定在±280米。

2. 信号采集:捕捉微弱故障特征

跨江线路高阻接地故障频发(过渡电阻超1000欧),终端搭载高性能行波电流传感器,采集范围覆盖几毫安至数千安,可有效捕捉故障初期的微弱行波信号。例如在江面油污导致的绝缘子闪络故障中,终端成功采集到50ms内的暂态行波,通过小波变换算法提取波头特征,实现故障点定位误差≤300米。

3. 通信保障:突破跨江传输瓶颈

针对江面无线信号衰减问题,终端采用“电力专网+北斗短报文”双链路传输:正常工况下通过APN专网上传数据,信号中断时自动切换至北斗短报文,确保故障数据在150秒内送达后台。某跨珠江线路测试显示,即使在暴雨导致4G信号中断时,终端仍能通过北斗完成定位结果上报。

实际应用效果:从“跨江难题”到“分钟级处置”

在某220kV跨江线路(全长38公里,跨江段22公里)的应用中,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按“两岸终端+电缆段监测”策略配置:江北1号塔(电缆起始端)、江南23号塔(跨江段终点)各部署1台终端,中间在15公里处(江心岛附近)增设1台,形成“20公里+15公里”的混合间隔。系统投运后,成功处置3起跨江段故障:

  • 雷击故障:终端在120秒内输出“距江南23号塔280米”定位结果,运维人员乘船直达故障点,较传统分段巡线节省3小时;

  • 电缆接头过热故障:通过电缆段两端终端的行波时间差,定位误差85米,避免了江面架空段的无效排查;

  • 鸟害瞬时接地:终端捕捉到10毫秒级放电信号,结合历史数据标记“距江北1号塔1.2公里”隐患点,提前清障避免永久性故障。

该案例中,跨江线路故障平均修复时间从167分钟降至42分钟,故障定位可靠性达99.2%,验证了分布式装置在跨江场景下的适配性。

通过“拓扑适配的分布策略+环境强化的技术配置”,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YT/XB-SD在跨江地区实现了“精准覆盖、可靠监测、极速响应”的目标,为电网跨水域通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https://www.jiangsuyutuo.com/industry_news.html

©2025 江苏宇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43789号-2    

返回顶部

留言板